生孩子,你真的够资格做父母吗? | 二湘空间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锐评 Author 沈睿红萍
文/张红萍
周日上午美国前奥数国家队总教练罗博深和二湘有一个直播,欢迎收看。
上两篇文章(上野千鹤子谈性和爱、婚姻和生育、独立和生存选择/婚姻如此糟糕,人们为什么不离婚?),我们聊了上野千鹤子谈性、恋爱、婚姻,这一篇我们接着聊生育的话题。
有关性、恋爱和婚姻,上野告诫我们要理性、谨慎。对于生育,上野说:“我不认为结婚与否是个大问题,更能改写人生的决定是,要不要通过生育来选择‘家庭’这一无法选择的纽带”(《始于极限》)。对于女性来说,与性、恋爱、结婚相比,生育才是彻底改写女性人生的选项。
生育前后,男性的生活改变不大,而女性的生活可是彻底改写。生育后,对于还有一份社会工作的女性,她将有工作、家务、养育和教育四重任务压在肩上。如果有一位好的伴侣,负责任的丈夫,可以给你打个下手,如果你遇上的是一个甩手掌柜的巨婴丈夫,或者一切以事业为重的丈夫,一切都要你去做,你的生活将狼狈不堪。人们总是把婚姻和生育想象得很美好,没想到家庭生活和生育是由各种琐事组成的,作为妻子,丈夫不干,你就得干,可人的精力有限,当你分身无术时,你的情绪会怎样,可想而知,这时家庭和生育就变成了苦刑。正因为如此,上野才把这个告诫看作是最严正的告诫。上野苦口婆心地告诉年轻未育的女性,不要小瞧了生育,一定要想清楚,你能否负起这个责任,你是否做好了准备。
上野在与漫画家田房谈“生孩子是父母的利己行为”(《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》)的话题时说:“让人无奈的是,完全轻视了恋爱和婚姻的人也会生孩子。你说,他们要如何养育那些孩子呢?”她问道:“他们(父母)难道不思考一下自己的夫妻关系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吗?”田房说:“应该不会考虑太多”,上野说:“那么,成为妻子(丈夫)和成为母亲(父亲),都只是单纯的生活习惯?”田房说:“有可能,感觉已经放弃思考了。”上野说:“太糟糕了。这样日本社会不可能变好”。
上野认为,不好的夫妻关系给孩子留下的是非常糟糕的印象,她自己就是看透了夫妻关系很差的父母的婚姻生活,才决定不婚不育的。她认为生育是父母的利己行为,做父母的人要配得上做父母,再生育。她非常同情生在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的孩子,她说:“二十出头的孩子即使性格恶劣,也不能怪孩子本人。”
更奇葩的是,有些关系不好的夫妻,妻子希望通过生育孩子(有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,希望再生一个儿子),改变夫妻关系,留住丈夫,保住婚姻。事实上这并改变不了一个不成熟、人格不健全的丈夫,反倒是给做妻子的增加了更沉重的负担,重重压力下的妻子状态只能更坏,结果反而加速了婚姻的破裂,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。
上野说,生育后就要把大把时间用在孩子身上,孩子需要陪伴(至少需要18年的陪伴),这将彻底改写女性的生活和人生。而且教育孩子是一门需要爱、耐心、专心、技术性的活,许多父母不具备能教育好孩子的素质。作为父母,生孩子之前,先好好问问自己,你是一个有爱心、耐心、专心的人吗?如果你对孩子不是骂就是打,你就不配生孩子。许多父母只知生、养(吃饱穿暖),不知教育,他们认为的生孩子,就是吃饱穿暖,长大就行。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教育孩子,孩子是否能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,许多父母都是稀里糊涂,因为他们的人生本身就是浑浑噩噩。他们甚至将孩子不成才的责任,推卸给孩子,认为那是孩子本性顽劣和不听话造成的。
既然养孩子是技术活,父母就得学习这门技术,但有多少父母能意识到自己也需要学习,学习教育孩子的专门知识和心理学,并通过终身学习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,成长为一个好的父母。
许多人生孩子,仅仅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,因为有孩子是“幸福家庭”的标准,而社会认为没有婚姻、没有孩子的女人(男人)好可怜。
上野多次说道:生孩子是父母的利己行为。
有人生孩子是为了害怕孤独(有人结婚也是为了害怕孤独)。请做父母的诚实回答,有多少父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?你们是否三观相同,是否能长期进行精神交流?
事实是,我们虽然生育了孩子,等孩子长大成人后,大部分时间里,孩子与我们并没有交接。
对于那些生孩子是为了害怕孤独的人,上野也有现成的话回答,与回答结婚是为了害怕孤独的道理一样。上野说:我想问你,婚姻(生育)能令你免于孤独吗?这不过是幻象,孤独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。或许你可以问下那些已婚(已育)人士,是否ta们从此便不再感到孤独?婚姻无法治愈你的孤独。但另一方面,随着你年岁渐长,你会更清楚何为生命,因此也会对它更加包容。
有的父母生孩子是为了养儿防老,说有个依靠,有个“归处”,有个念想。有的父母与子女有好的互动、交往和照顾,但大多数情况下,父母都是自己照顾自己,即使生活不能自理了,也大多依靠保姆(城市)。上野认为,不应该把养老的责任推给儿女,应该像日本那样,建立养老照护保险制度,即每个人从四十岁开始交养老保险(必须交),65岁后,身体不适或根本不能自理了,或住养老院,或照护机构人员上门服务。这样既可减少儿女的负担(儿女也老了),也可让老人生活得有地位、有尊严(久病床前无孝子)。
事实上,陪伴自己最长久、最长情和最后陪伴自己的都是自己。上野说:无论如何,最后都是孤身一人,区别不过早晚而已。所以,认识到孤独的必然,学会在孤独中生活并享受孤独,才是自己的“归处”。只有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,生活反而不会觉得那么孤独了。她认为婚姻也好,家庭子女也罢,都不是女性的人生安全保障品。毕竟从婚姻和家庭“毕业”的女性都深有体会。
所以,生育,只能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为了体验爱。
对于那些从来对孩子不上心、不关心、不负责任的男人,等他们老了,孩子也不会和他们亲,不付出就不会有回报。
作为父母,我们总是吐糟孩子不听话,不争气,不理想,但很少有人反省自己作为父母是否够资格,有没有终身学习。
小孩要怎么养呢?当然既要给予足够的爱心与关注,更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性。小孩可不能不重视他(她),不重视孩子的后果非常严重。也不能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,完全失去自我。就算父母与子女,也是各有各的课题,要学会课题分离,要学会各自负责。
对不想生育甚至不想结婚的年轻男女,特别是年轻女性,上野认为,如果你决定不生孩子了,就直接给父母解释清楚,省得他们督促和唠叨。上野说:父母应该学会给子女自由,孩子要学会脱离父母的保护。养育的目的应该是令孩子有一天能对父母说:“我不再需要你们了。”这才是父母成功的体现。
对于不婚不育的女性,上野说:我想说,在过去的这些年里,我都保持独身。父母对你最大的期待便是你过得快乐,因此你要令他们知道你是快乐的,“独身”并不等同于感到孤独或者与世隔绝。对我而言,我是一名单身女性,但我并不孤独,也不会感到隔绝;我有很多支持我的同盟和朋友,我活得开心自在。
最后,想对有儿女的父母和有父母的儿女说一句:既然父母儿女一场,就好好用爱心、耐心、专心相待吧。对于夫妻,既然决定要生孩子,夫妻之间就要有爱有敬,够资格做父母,让孩子看到人性的美。
作者简介
张红萍,女,北京,妇女与性别研究学者。
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,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本平台无关。~the end~投稿点击此链接,记得公号加星标